您的位置:首页 > 急救动态 > 分中心新闻

急救路上我们风雨兼程

时间:2019-01-18    浏览量:686次 字体:[     ]

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朱某的事迹,经河南省电视台新媒体推送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这是怎样一个团队?为此,记者多次与北院急诊科主任扬子建联系,他不是门诊忙,就是急诊在外!于是,采用“跟拍”办法,才在处理完急诊短暂的平静时间,杨子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牢记神圣职责   提高急救水平

许多人认为,急诊没有什么专业性,急诊科医生是万金油,什么病都看,什么病都看不精。其实,急诊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急诊医生都要经过专业培训,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急危重症监护、小儿急救和灾难医学等,业务范围广泛。2018年,北院急诊共出车2200次,出车时间3分钟以内,抢救成功率 90 %,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过硬的技术和应急能力,才能对急诊病人迅速准确地作出诊断和处理。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强化对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院内诊治的培训。

前面提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朱某,因胸痛被工友送到医院。刚走到大厅,突然晕倒在地。接到电话的急诊科主任杨子建、护士马路恒、尚瑞楠等急救人员,立即携带抢救仪器,仅用20秒就赶到现场。接力跪地继续胸外心脏按压、连续2次电除颤,病人恢复了心跳,挽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病人兄弟姐妹8人,出院时,全部赶到医院,陪伴最小的弟弟为急诊科赠送了印有“救死扶伤、恩重如山”字样的锦旗。

寒冬中,一位老人晕倒在街头,神志清楚,但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医护人员初步考虑为脑梗,立即给予相关院前急救,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急诊CT检查,确诊老人为脑梗塞,原来老人患有高血压,独自外出办事,不想突发疾病,急救人员正确的处理为老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急诊科、ICU、神经内科等密切合作,老人转危为安。。

7月,“上蒸下煮”的炎热季节,一位病人酒后倒在路边,昏迷不醒、肢体间断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迅速赶到的医护人员,怀疑病人是热射病,立即展开现场急救,迅速接回医院。面对没有姓名、没有家属、没有住院押金而心跳骤停、生命垂危的病人,急救中心人员没有丝毫的犹豫,积极投入抢救中,终于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而这只是急诊科工作的正常镜头,他们以过硬的技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铺就了绿色通道。

他们牢记“患者至上,一切为了患者” 的神圣责任,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着,全力以赴!

                 

加强学习训练  夯实急救根基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而有时病魔夺去生命就在瞬间。对于危急重病人,必须要有“急”的理念、“急”措施、“急”办法,一句话,要“急”字当头。如果把医院比作一个部队,那么,急诊科就是一支特种部队,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就是这支特种部队的特种兵。

急诊科病种复杂,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急诊、急救人员必须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杨子建重视科室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医疗知识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遇到新的情况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实际工作。每月组织2次业务学习,由年资高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讲课,内容新颖、实用、有深度和广度,通过讨论和提问,全科参与、共同探讨,并把讲课的质量纳入评价考核。

其次,充分利用人体模型开展急救训练,反复多次练习,进行纠正、讨论,掌握救治要点和方法,掌握细节,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第三,加强医、护、司之间的配合,医生、护士和司机出去就是一个急救小组,如何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急诊科定期进行急救演练,对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病进行模拟演练,并制定急救小组团队心肺复苏配合流程,进行模拟演练培训和考核,提高抢救成功率。

心肺复苏是急诊科的主要专业,是抢救病人的非常手段,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高低反映一个急诊科的实力和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科室团队精神的体现。为了提高成功率,杨子建带领医护人员,从“三基三严”入手,按照新的国际复苏指南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以优良的救护医术夯实“急”措施、“急”办法的根基,使许多濒危生命得到拯救,许多重伤患者避免了身体的残缺。许多连医护人员都“没有想到”的抢救结果的发生,赢得了人民群众“只要有病,赶紧去人民医院”的信任和赞誉。

“急”字上下功夫  抢救上出奇迹

急诊的意义首先在于抢救生命,急诊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急”字上。送到急诊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急,可谓生死时速。急诊科人员牢记“黄金半小时,白金10分钟”的急救理念,力争在10分钟内控制活动性出血,在半小时内补充损失的液体量,为进一步的专科治疗赢取时间。

大雪夜的凌晨3点,五云山山顶广场一位病人紧急呼救。急救人员在茫茫大雪中奔向五云山。当救护车无法爬上最后一个大坡时,医生护士立即带着急救设施,徒步冲向山顶,山路崎岖,道路湿滑,踩到水坑里鞋袜湿透顾不上;滑了一跤,爬起来继续走,终于到了病人家里,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

   大雨天,一名陪爷爷到铁道北水泵房的7岁孩子,不慎触电。在距离出事点200米的地方,救护车无法前行。医护人员穿着雨衣,蹚着没膝的雨水,艰难地到达出事地点。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几分钟后,孩子恢复了心跳,浑身颤抖的爷爷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深夜,310国道上街段发生车祸,3位乘客,现场却只有2位伤员。急救人员打着手电,展开拉网式搜寻,深一脚、浅一脚,终于在6、7米外的果园处找到了第3位伤者,立刻进行包扎、止血等现场处理,快速将伤员抬上救护车,最终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早晨跑步的人,突然晕倒在地,呼吸、心跳停止;正在喝酒的人,突然倒地,不醒人事:雨天,车祸;打架,外伤;食物中毒,服药自杀……急诊,永远不知道下 一刻是个什么样的病人,但却要时刻做好各种应对的准备;急诊,无数的生离死 别,衬托出生命的可贵,承担起性命相托的重任。他们每天都在与死神搏斗,与时间赛跑,在生命的边缘力挽狂澜,没有畏惧,没有丝毫退缩。

             

 精心做好预案保障重大活动

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急诊科克服各种困难,在做好日常急救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如高考、航展、学生军训等,都精心做出医疗保障预案,高质量完成保障任务,得到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每年的航展,急诊科抽调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急救人员,按照航空踩踏演习脚本提前演练。航展期间,每天早上7点到达现场,每晚场馆最后一个观众离开才撤离。他们及时处理各种情况,保障每一位航展宾客的平安,以优质的服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一年一度的高考,急诊科按照区卫生计生委应急办的统一部署,对学校进行驻点保障。每天早晨不到8点,就提前到达现场待命,根据天气及人员特点准备相应的药物,全程为高考提供应急医疗保障。他们及时处理师生因紧张、饮食等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跟踪服务,用实际行动,交上一份合格的医疗保障“高考答卷”,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十五院“精诚、务实、和谐、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在北大培文中学初中和高中新生军训中,急救人员连续7天,顶着酷暑,每天提前到达学校,全天在学校待命,全程保证学生的安全,得到了北大培文学校的高度赞扬,学校领导专程赠送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这就是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北院区急救人员,一袭孔雀蓝奔波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各种疾病事故现场,迎着风,冒着雪,默默但却坚定执着地走在这崎岖不平的急救路上。

                                           

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Copyright © 2005-2020 zzem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50047    信箱:zhengzhou120@126.com     备案号:豫ICP备11010920号-1   投诉建议

技术支持:河南维康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电话:0371-66855655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