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急救动态 > 急救站动态

“白金十分钟”为生命助力

时间:2018-10-12    浏览量:383次 字体:[     ]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郑州站纪实

2081年10月10日上午10点10分,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的大力支持下,郑州人民医院联合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郑州陇海医院在五一公园共同举办第九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今年的主题是“识别‘围猝死’ 预防公众心跳骤停”。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由全国医疗志愿者创立,每年10月10日10点10分在全国各地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郑州人民医院作为“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活动河南站的牵头医院,已经连续9年举办该活动,活动旨在向大众宣传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降低意外伤病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倡导:把握“白金十分钟”,创造生命奇迹

第九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的启动仪式由我院急诊科主任巫庆荣主持。

她指出,突发意外、灾害致伤的最初10分钟是决定生存的黄金时刻,不仅是急救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救互救的最佳时机。只有每个人都具备必须的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随时随地的自救和救护他人。

随后,急诊重症科护士长王屹宣读了本次活动的倡议书,她呼吁大家掌握正确的救护方法,在伤病到来时才能够挽救他人,创造生命奇迹。

院长助理刘永瑞在致辞中讲到,急救关乎生命,互救重于急救,自救才是根本,医院不但要救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家学会自救和互救。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广大市民能够深入理解“急救白金十分钟”,掌握急诊急救技能,在突发情况时能够伸出援手救治他人。

她表示,郑州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公立医院,有责任和义务为市民进行急救培训,今后还将持续普及急救技能,携手共筑“急救梦、健康梦、中国梦”。

现场:市民积极参与,围观学习急救技能

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急救人员分组为市民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多个模拟人吸引了公园内不少市民的目光,他们纷纷来到活动现场围观学习,7组培训场地周围聚满了积极参与的市民。

“当我们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要立即判断他是否有呼吸与心跳,如果心跳骤停,我们就要立即为他实施心肺复苏。”

急救人员现场为市民演示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流程,一旁的市民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下急救人员的示范动作。

“平时很少能够有机会学习急救知识,今天正好碰到,用手机录下来回家好好学习一下。”市民张女士说道。

急诊科主任巫庆荣一边为大家演示,一边说:“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按压的动作,关键时刻就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

“当患者口中有异物时,要先将头部偏向一侧,把口中异物清除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做按压时手臂一定不能打弯儿。”

急诊科医生李芝明专门为市民讲解了儿童心肺复苏技能与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办法,不少带着孩子的老年人聚上前来细细聆听。

“对儿童心肺复苏时,除了按压手法不一样,其他过程基本一致。在做心肺复苏时,不能将患者放置在较软的床上,这样会影响施救质量。”

急诊科医生吕争辉还在现场为市民普及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

急救人员演示完正确的急救技能后,不少市民跃跃欲试,亲自在模拟人身上练习急救技能,遇到不懂的急救知识,积极向急救人员询问。

“这次真是学了不少急救知识,学会这个关键时候能救人,我给这个活动点赞。”刚刚练习过心肺复苏的刘阿姨说。

“我家里有小孩,刚才急救员讲了如何处理孩子气道异物,我觉得很受用,如果孩子发生紧急情况,我也不会那么慌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告诉小编。

活动接近尾声时,仍有不少市民驻足学习,在急救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在场的大部分市民都表示受益匪浅。

自2016年3月以来,郑州人民医院先后涌现出了21起郑医好人正能量事件,他们正是凭借过硬的急救本领,成功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院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急救培训,从急诊、临床、行政乃至保安、保洁人员,几乎都能掌握急救知识。

除了“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外,我院急诊科经常在院内外举办急救培训活动,为民众普及急救知识。今年八月份、九月份,我院开展的“郑医好人教您急救”之“小小急救员”培训活动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为上千名中小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反响热烈。

未来,我院还将继续履行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为广大民众普及急救知识,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掌握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鲜活的生命。

相关链接

一、急救白金十分钟

“急救白金十分钟(EPTM emergency platinum ten minutes)”是指意外伤病发生后,专业人员不能到达、时效最重要、救治最薄弱的早期10分钟左右时段内伤病救治的时效性原则和急救理论。

包含了心肺复苏要在早期4分钟内开始、窒息抢救(耐受)只有4-6分钟、目击下在3分钟内开始除颤、立即徒手止血、中毒洗消和催吐等现代急救理论成果及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

它是急救链的第一阶段(大众自救互救-120现场急救-医院急诊救治),是与120急救系统衔接的关键环节。

二、自救互救  

自救互救是由伤病者、目击者参与的救护行为;

它是一切伤病急救的开始和基础,它具有比专业救护更高的救治时效值;

它是抢救、救援链上独立的一个环节,是不能被专业救治替代的;

它是与专业救治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一个急救阶段;

这个初始环节的优劣,可以直接决定整体救治效果

“10分课堂”

手把手教您如何利用这白金的10分钟

一、评估环境

首先,我们要评估一下周围的环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始对患者进行施救。

二、评估患者状态

1、用力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对着他的耳朵呼唤他:“喂,你怎么了,醒一醒。”看他是否有反应。

2、如果没有反应,我们在喉结旁开两指处,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与此同时我们看胸廓是否起伏。

如果颈动脉搏动停止、自主呼吸消失我们应当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嘱咐周围群众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三、胸部按压

1、使患者平躺在硬板床或平地上,不要在软床或者沙发上进行施救。

2、解开患者上衣,放松下身腰带。

3、重点来啦!在什么部位进行按压呢?

男性或年轻女性,我们可以选择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大约心脏的位置。

左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如果你习惯用右手也是可以的),五指上翘,右手紧扣在左手上,双臂绷直,垂直均匀的用力向下按压,每次按压应当使胸廓充分回弹,但按压的手掌不能离开胸壁。

4、每次下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轮按压30次。

5、另一种找位置的方法,是在我们肋骨下边向上,摸到一个硬骨头的地方,将左手(右手也可以)指腹放在这个位置,右手扣上左手,双臂伸直,垂直向下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轮按压30次。

四、人工呼吸

按压30次后,我们就要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1、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患者口鼻分泌异物。

注意:如果有假牙的一定要取出来。

2、将患者头部放正,用纱布(如果没有纱布可以干净的毛巾或手绢代替)包住患者的嘴。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用纱布包住患者的嘴?

这是为了保护自己,否则如果患者有传染病的话可能会传染给你。

3、用手指用力抬起患者下颌,打开气道。

4、用左手放在患者的上额,两只手指捏住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对着患者的嘴吹气。

注意:做人工呼吸时,要用自己的嘴包住患者的嘴。

5、用力吹气两次之后要对患者继续进行胸部按压。因此成人每轮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比例为30:2。

五、评估患者状态

连续做五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之后,我们还是用之前那个方法,对患者进行判断,查看患者颈动脉搏动是否恢复、自主呼吸是否恢复。

1、如果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恢复,那么我们可以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2、如果仍然没有脉搏,我们要继续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通气,直至专业急救人员赶到。  

(供稿:郑州人民医院急救站)

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Copyright © 2005-2020 zzem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50047    信箱:zhengzhou120@126.com     备案号:豫ICP备11010920号-1   投诉建议

技术支持:河南维康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电话:0371-66855655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77号